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我有個朋友,最近想裝機,於是不知道去哪搞了個所謂的CPU散片,想在本地湊齊配件之後找我幫他裝起來。結果在找板的時候,他跟我說,好幾家都找不到,問客服,客服的態度也怪怪的。無奈之下,他直接把U帶到我工作室來了。
一看到這塊U,我笑了,找不到板客服也怪怪的原因就清楚了。這是AMD新發佈的8400F,雖然Intel的8代沒有帶F後綴的處理器不至於命名重複,但因為INTEL 9代開始就有9400F這樣型號直至現在的14代,所以極容易混淆。而客服估計也不太瞭解,支援列表也沒更新,還以為這人想把INTEL的U安到AMD的板上去呢。
其實8400F已經出現有一段時間,不過一直都是整機在賣,最多也就是拆了板U出來賣套裝,目前還沒有零售盒裝。最近倒是傳出消息,說上市價169美元,大家自己算算。這位朋友既然已經把U搞了,我就幫他挑一塊板。精粵在前不久,已經正式獲得AMD的認證,這塊B650M GAMING也是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認證廠主板。
簡單概括的話,這塊U是Phoenix (Zen 4)架構,AM5插槽,只支援DDR5,不支援AI(NPU),16MB三緩,6核12線程,TDP45W-65W,PCIe4.0 ,頻率4.2GHz到4.7GHz。目測實際表現和定位應該也就INTEL 12400F左右的水平,估計連自家上一代的7500F都打不過。
我工作室大部分配件都有,除了精粵B650M GAMEING的主板,只另外添置了超頻三的RZ400 V2風冷,四熱管單塔,壓個R5綽綽有餘吧,反正我這朋友聽人說漏液是怕得要死。其他的內存固態外設之類的,就直接從我工作室里先挪用來跑了。
除了內存開了XMP到6000之外,其他選項均為BIOS預設。CPU-Z單核得分654.3,多核得分5417.0。是會比12490F高一點,但幅度不大。
CINEBENCH R23跑一跑,單核1683分,多核13169分,仍然是相近的領先幅度。
再來跑一下3DMARK的CPU測試部分。全核6320分,16線程(實際上這U只有6核12線程)6282分,8線程5149分,4線程3612分,2線程1876分,1線程952分。那麼經過這幾個數據,這塊U的軟性能咱差不多也就瞭解了。跟競爭對手相比有約10%左右的優勢,但整套造價卻又不一定了。
這種沒有核顯的U大部分情況下是要配獨顯玩遊戲的,為了避免顯卡成為瓶頸,以及未知的兼容性問題,我找工作室樓上的小夥伴挪用了一下他的7900GRE,雙A平台來跑一下分。3DMARK簡單跑幾個項目,得分正常,但是CPU評分忽高忽低,原因未知。
再來跑一下經典的古墓暗影,1080P預設最高,CPU已經明顯成為瓶頸。網上整機和其他大佬的搭配基本是配個6750GRE,應該是比較合理和均衡的搭配。
CS2,平均幀數375幀,但因為是實時打的,不是統一的Benchmark,僅供參考。交火,特別是扔雷頻繁的時候幀數波動較大,CPU溫度和風扇轉速持續走高,這個等一下再具體說。
某個被禁播的遊戲,平均431幀,MINIFPS 267。由於內存頻率只跑到6000,再加上三緩被砍,對數據交換越頻繁的網遊,幀數影響越明顯。CPU佔用率和溫度的波動都較大,個人感覺可以考慮調一下風扇曲線。
吃雞,平均291幀,在煙多的時候幀數波動比較明顯。吃雞挺吃CPU的,對內存帶寬的壓力也不小,如果求幀數穩定的話,感覺降一下特效或者提一檔CPU會比較穩。
地平線5,145幀,波動還是挺明顯的,實時載入無縫大地圖,對各個環節的需求都比較大,某個地方掉一下鏈子幀數都會受到影響。
另外,有一點我特地放到了最後,因為我覺得需要強調一下,就是這塊U的積熱問題。單烤FPU的時候,室溫28度左右,CPU溫度控在75-76度左右,你說它正常嘛,倒也不是很熱。但是我用的超頻三RZ400 V2散熱器,解個200W應該不是問題的,感覺溫度應該更低一些才對。
我曾一度懷疑自己散熱器沒裝好,拆了三次,換了三種不同的矽脂,都差不多。後來,我搜了一下其他大佬的評測,發現這U好像就這樣。一樣是8400F烤機,大佬A使用4熱管下壓3000轉風扇,跟我一樣壓在75度。大佬B一樣使用4熱管單塔,烤機85度!最誇張的是大佬C,使用360水冷烤機溫度80度……
我有撕膜!並且我關注了一下吹出來的風,還有熱管的溫度,都不高。鑒於大家的溫度都是這樣,應該就不是散熱器問題,而是U本身積熱。至於是不是把某個型號積熱嚴重的拿來閹割閹割當成8400F賣,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來稍微看一下這次的整體配置。主板是新入手的精粵B650 GAMEING PLUS,各項配置和用料都不錯,現在也是AMD認證的主板廠商了。
11相供電,拉個R5還是很輕鬆的。在B650M的板子裡,差不多配置的都要比它貴上一大半;而貴不多的,接口和用料卻沒這麼豐富。
顯卡PCIe插槽給了加固,兩個M.2硬盤接口都有散熱片覆蓋。
WiFi接口藏在第二個M.2下面,不過網卡需要自己配置,注意AMD不支援CNVI要選全功能的網卡。
接口方面,HDMI+DP+VGA還是很實用的,4+4的USB接口,2.5G有線網卡,基本也都夠用了。另外主板還有2個USB2.0,1個USB3.2,1個Type-e轉Type-C接針,需要的可以自行擴展。4個PWM插針,4個5V RGB,4個SATA,DEBUG燈等,在這個價位也別無所求了。另外,USB接口中間還藏著清空BIOS的按鈕,對折騰黨來說猶為實用。更詳細具體的我另外再出個單篇與大家分享。
散熱器上,我添置了超頻三RZ400V2,風冷裝起來比較方便。這款4熱管單塔散熱器,官方標稱解熱238W,INTEL的話是的。另外,個人覺得它的顏值很高,不是通過添加燈光,而是本身的做工和用料,陽極鋁頂蓋和扣Fin+折Fin工藝帶來的這種黑金效果。
三角波浪形的鰭片矩陣,不僅好看,更能有效減小氣流阻力,降低風噪。
因為品牌名中帶三字,設計中也將三角幾何元素包含了進去,不僅象徵著穩定,也讓林克大喜。橙色裝飾帶的撞色設計也起到了很不錯的點綴效果。
散熱器本身的高度和寬度都適中,130x80x155的大小兼容絕大部分機箱,雙槽主板上馬甲條也不會卡。鑒於有大佬360水冷壓這塊U都在80度,我覺得這個風冷夠可以了。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8400F這塊U。目前傳出來的零售價169美元,肯定是偏高的,就算是目前在售的板U套裝,也很難說。性能表現上,三緩偏小是有影響,但對比同檔次也沒什麼嚴重問題,只不過各種規格都很一般,感覺還是傳統的馬甲或者閹割款。而它普遍的積熱問題,令我個人覺得,是不是之前某個型號生產多了,挑一批體質差積熱嚴重出來的降一下級來賣。或者我見有人猜這塊U是移動平台移過來的,或許本來設計TDP就是更低?個人觀點,等降價,500就值1000就不值,因為你還得算上價格較高的主板和D5內存。到時候拆機或者零售多了,黃魚自然會給它一個定價。
感謝大家的觀看,點讚和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