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海貝在上海耳機展三連發發佈有“賽博朋克機甲風燈光大廠附身花里胡哨就是酷炫”的“六邊形”戰士PROJECT ACE、“入門標杆”HiBy R4播放器、“酷炫十足”FD5桌面解碼耳放一體機後,這段時間HiFi圈內的焦點熱度似乎全部集中在這三款產品上,直到有某跨界產品出來才讓這波熱度稍微降一降。
能看到網上不僅有單獨討論這兩個品牌的,還有放一起討論的,此消彼長誰都不甘拜下風。在詳細討論這篇內容前,我並不會拿跨界產品來對比,一方面是這種內容網上已經有很多,二來是如果詳細使用過這兩款產品就會發現。
雖然它們都能聽歌,但要表達傳達的“意圖”大相逕庭,完全兩個方向。
比如就拿海貝最有“賽博朋克”辨識度的R4播放器來講,這款產品主要在思考:如何在千元播放器中既要做出差異化,又要突破傳統,還要吸引“圈外人”;而另外一款跨界產品,主要在思考的相對來講就更線性:如何在手機中加入HiFi。
在剛拿到這兩款產品後,論新鮮程度一定是跨界產品要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但在長時間使用後,我發現HiBy R4播放器就屬於那種“慢熱”型選手,一開始就通過外觀吸引到你,之後會通過一系列“騷操作”來俘獲燒友的心。
可不是“徒有其表”!
坦白地講,這次R4播放器從包裝開始就走的是“輕盈化”路線,凸顯機甲硬朗風格的外盒搭配愛馬仕橙印有型號logo的內盒,相比於R8二代、RS6這樣嚴肅路線風格的產品,就能看出定位,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入門產品就要簡潔,因為有時候就容易被貼上敷衍標籤,容易敗壞入門產品印象,而R4播放器包裝就很能勾起年輕玩家興趣,還不顯廉價。
背部上方大膽使用多邊形色塊拚接,下方則使用了類似金屬銘牌設計,非常大膽地標識出來了產品型號和各個接口名稱,這在播放器中非常少見,我個人推測是讓第一次接觸這類播放器的小白能輕易上手,和鍵盤快捷鍵輔助標識有異曲同工之處,這時候兩顆螺絲就不覺得礙眼了,反而覺得能和背殼圖案融合到一起。
另外這次還在頂部單獨加入了自定義撥杆,建議官方可以未來通過OTA加入更多功能,比如快速解鎖屏幕功能,原因在於,現在的屏幕鎖定似乎實用性並不強,並不建議大家使用這項功能,
這次海貝終於“開竅”把音頻格式指示燈放在了正面,正好“鑲嵌”到了右邊突出部分中(都加指示燈了,未來可以再單獨加個小屏顯示播放信息),這比放在開關喚醒鍵上要更直觀;左邊則設計了一個掛繩孔,這設計挺方便,未來逛耳機展就能直接掛到衣服扣上,不用擔心會在展會中拿錯遺失。
但是如果暫時拋開數碼玩家,單純只站在HiFi玩家角度來看。
海貝R4的“縱向”深度就體現出來了。
4DAC可不是噱頭
對於HiFi玩家而言,千元是個非常尷尬的價位段,要找前端,現在只能選中高非旗艦小尾巴,雖然性能指標不錯,但和播放器相比光供電就差著量級,更不用講還有電容等影響音色變化的元器件,這對於HiFi玩家來講,折騰起來推自己手裡的高價位耳機總還覺得差點意思。
但如果只討論千元播放器,確實受限於成本,解碼到後端放大電路中的電子元器件不可能上台式旗艦,畢竟像ESS9039Pro和AKM4499價格已經超百元,那麼如何在有限成本下,提升音質上限?
海貝就是在決定聲音核心的DAC這部分中,使用了4片ES9018C2M並聯設計,我對這部分很感興趣,也研究了一段時間,如果使用單DAC,成本可以進一步得到控制,沒準最終售價可能就真能做到千元出頭,但單DAC在處理複雜音頻信號時,尤其是在高動態範圍和高采樣率的情況下,可能會遇到信噪比降低、失真增加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提升單DAC的性能,這時候成本又控制不住;而雙DAC可以實現更好的聲道分離度,減少串擾,使得立體聲效果更加明顯。同時,雙DAC設計有助於改善信號的純淨度和動態範圍,理論上可以提升約3dB的信噪比,這樣最終會讓噪音更低,背景更黑,這也是主流播放器方案,而海貝直接選用4DAC(足夠使用的ES9018C2M),一開始聽到時候我以為會使用全部並聯方式,這樣會進一步減小失真,提升動態範圍,讓背景更為純淨,但聯想到A類耳放帶來的能耗以及機器整體穩定性,R4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使用兩顆DAC來處理PCM規格的音頻文件,兩顆DAC來處理DSD規格文件,這樣結合差異化的電路設計,最終發揮出整體效能。
海貝HiBy R4播放器的“上限”
其實坦白地講,我有點被R4播放器的價格“騙到”,一開始我以為充其量就是千元旗艦便攜耳放聲音,可後來我搭配了手中的達音科川和FiR Audio e12後,發現它“上限”居然要遠超千元,在整體上更加接近2K—4K水準的播放器素質。
當然這還是在PCM這類常規格式下的表現。
這就要提到 R4播放器一個“暗線”,它雖然沒有4 DAC足夠“耀眼”,但貫穿了整個播放過程,就是我在前文講的,這次海貝為R4播放PCM和DSD獨立設計了兩套線路,可以在播放常用的PCM格式文件和DSD文件時,“自適應”選擇對應路線,聽感方面也不同,兩者具有“一耳朵”差距,簡單來講,DSD要更厚潤偏向下盤一些,PCM格式則更追求均衡感。鑒於PCM仍然是主流,接下來聽感也是以PCM為主。
目前手頭上有這兩副非常考驗前端控制力的旗艦塞子,從搭配來看,基本上是能撐起這倆不同類型的塞子,我個人對這樣的表現有些出乎意料,搭配後的聲音確實不像千元入門播放器出來的,而是中端主流素質表現。
其實有個觀點我一直想放在開頭來講,最後想了想,還是作為結尾比較好。
既能“橫向”於數碼圈發展,又能“縱向”於下探HiFi市場,最終形成“面”,覆蓋到整個數碼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