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誘惑,兒童手錶的雙重面紗

文丨辰聰出品丨師天浩觀察(shitianhao01)根據中國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2—2027年中國兒童智能手錶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我國5歲至12歲兒童的人口規模達到1.7億。在這一年齡段的兒童中,智能手錶的普及率已經達到30%,這意味著平均每3個孩子中就有1個佩戴智能手錶。今年雙11,政府補貼家電範圍內,就能覆蓋到一些智能手錶,加上平台滿減與品牌折扣,用戶能比平常便宜很多購買。近年來兒童智能手錶伴隨的“隱患”也引起了廣泛關注。智能手錶在回答問題時的“離譜”回答、播放不適宜未成年人觀看的內容、以及誘導學生充值遊戲等問題,都讓家長們感到擔憂。隨著兒童智能手錶功能的不斷擴展,其豐富的功能可能會讓孩子沉迷其中,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視力下降、睡眠不足等健康問題。此外,智能手錶還可能存在誘導消費、隱私泄露和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風險。兒童智能手錶在滿足家長育兒需求方面扮演了多重角色。一些家長認為“實時定位”功能至關重要,它為帶孩子外出提供了額外的安全保障;另一些家長則看重“雙向通話”功能,因為它允許他們與孩子進行即時溝通;還有一些家長欣賞智能手錶能夠對應用進行過濾,以防止孩子沉迷於遊戲。在兒童智能手錶的發展過程中,其安全性、誘導消費、過度娛樂和過度社交等問題頻繁被媒體報導,引起了家長們的擔憂。許多家長最初購買智能手錶的目的是為了便於聯繫、實時定位和保障孩子的安全,但沒想到卻買了個“小手機”,一些手錶的功能甚至與成人穿戴設備相差無幾。眾多功能和應用圖文密集地顯示在僅5釐米多寬的屏幕上,長時間盯著屏幕看,很容易導致眼睛疲勞。一些智能手錶的家長端沒有開啟免密支付和支付確認,孩子在智能手錶端購買遊戲服務可以直接從家長手機端扣款,這導致孩子在使用時極易被廣告推送或遊戲內容吸引,甚至進行大額充值消費。

一、兒童智能手錶市場現狀

1、智能手錶功能的多樣化兒童智能手錶功能的日益豐富,源於廠商追求商業利益和市場競爭的雙重驅動。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增加遊戲、社交、娛樂等功能不僅能夠吸引兒童用戶,還能增加付費功能的開發,從而與廠商的商業利益緊密相連。在激烈的品牌競爭中,功能的多樣化成為廠商爭奪市場份額的關鍵。這一現像在電商平台如京東上的“兒童手錶”搜索結果中得到了體現,其中不乏讀書郎、酷蓋、華為、小天才等品牌,價格跨度從幾十元到兩千多元,功能也從基礎的定位和緊急通信聯絡,擴展到了集成定位、通話、社交、學習、拍照等多樣化的智能設備。兒童智能手錶的社交功能尤其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它已經成為他們的“社交神器”。通過“搖一搖”、“碰一碰”等方式,孩子們可以輕鬆地建立社交圈,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和自尊心。家長路先生表示,孩子們現在通過智能手錶來決定與誰交朋友,記錄日常生活,而小朋友們使用手錶聽故事、查資料的頻次也居高不下。2、兒童智能手錶引起的攀比然而,兒童智能手錶的社交和娛樂屬性的增強也引起了家長的擔憂。一些家長擔心,智能手錶變成“小手機”,孩子們容易沉迷其中,長時間盯著“小屏幕”可能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家長指出,如果大多數孩子使用同一品牌的智能手錶(如Apple),而個別孩子使用不同品牌(如小米),那麼這個孩子可能會被孤立;而且手錶的功能和價格也可能在孩子之間引發攀比,造成由智能手錶引起的新型“校園暴力”。針對這些問題,市場監督管理局調研後提醒消費者。在選擇兒童智能手錶時,應專注於其核心功能,如通話、定位和提醒等,做到避免盲目攀比,儘量購買基礎功能款產品,以確保兒童手錶發揮正外部效應。這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引導孩子們健康使用智能設備,培養他們正確的技術觀和良好的電子產品使用習慣。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可以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加健康、積極的數字化成長環境,拒絕新型“校園暴力”進入校園。

二、智能手錶與誘惑

1、不當內容與誘導消費兒童智能手錶,這一為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手錶,理應成為支援他們成長的助力和推手。但現實中,一些產品卻暗藏不當內容和誘導消費的陷阱,導致孩子在遊戲中無意識地消費。例如,某款遊戲以”數學語文知識通關”為賣點,卻在遊戲中設置了各種付費關卡,孩子一旦失敗就會被扣除金幣,而金幣的獲取往往需要通過充值來實現。這些隱患不僅難以監管,而且會對孩子的身心安全構成負面引導和危害。而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好奇心旺盛但缺乏主觀判斷,極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影響學習,甚至誤入歧途,這簡直就是“辣手摧花”,坑害孩子們。其中,一些軟件以”趣味學習”為假名,實則是低智小遊戲;更有甚者通過提供限定皮膚、賬號升級、權益卡抽取等方式,利用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誘導孩子進行消費。有報導指出,有孩子在購買手錶的第一天就充值了數千元,那可是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個月收入。此外,一些讀書、漫畫、問答軟件傳播不適宜未成年人的色情暴力內容,在他們心中樹立起錯誤的價值觀。面對這些問題,兒童智能手錶的製造商和應用開發者有責任確保產品內容的健康和適宜性,同時為家長提供強有力控制功能。引導並促進家長參與未成年人手錶使用過程,使之健康、安全地使用。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人人有責。整個行業都需要重視並面對這些問題,製定更嚴格的標準和監管措施,推動智能手錶真正成為促進孩子成長和發展的好幫手。2、品牌智能手錶的問題案例在兒童智能手錶領域,即便是像360、小天才這樣的佼佼者,也爆出因智能回答功能不端引發的公關。不僅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更暴露了智能手錶在內容審核和第三方軟件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今年8月22日,”360兒童手錶智能回答毀三觀”的話題在微博熱搜上引起了廣泛討論。視頻顯示,當用戶向360智能兒童手錶提問“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嗎”時,手錶的回答中包含了“所有高科技都是西方人發明的”和“歷史是可以捏造的”等不當內容。360公司迅速回應,解釋稱這一問題是由於手錶動態抓取第三方網絡來源作為答案導致的,並承諾將不斷加強對相關信息的審核。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也發佈了說明並致歉,表示手錶已經完成整改,並刪除了所有有害信息,正在將軟件升級到人工智能版本。緊隨其後,小天才兒童手錶也因類似原因登上熱搜。據網上流傳的視頻,小天才手錶在提問功能的答案中出現了詆毀中國人的不良信息。小天才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其問答中不妥的回答來源於手錶搭載的第三方軟件小度,並在收到用戶反饋後,立即對應用進行了下架處理。這些案例強調了即使是知名品牌,也存在嚴重的內容審核和第三方軟件管理問題。為確保兒童智能手錶提供的信息是安全、適宜兒童的。這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三方聯動,以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這提醒我們,整個行業都需要重視並面對兒童智能手錶中的不當內容和誘導消費問題,並製定更嚴格的標準和監管措施。

三、監管部門的措施與整治

1、法規與指南實施在兒童智能手錶的領域內,確保設備的安全性和適宜性已成為監管機構的重要議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和《兒童智能手錶個人信息和權益保護指南》的實施,以及“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的啟動,都彰顯了對兒童網絡環境的嚴格監管和積極保護。這些措施的核心在於預防不當內容的傳播,保護兒童免受潛在的網絡威脅。兒童智能手錶在傳播違法和不良信息方面相對隱蔽,因此在監管層面,需要精準把握關鍵環節,打通監督的梗阻。之前開展的“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是治理的重要手段。同時,監管還需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提高監管的精準度和力度。特別要注意,一些從成人普通使用者角度看合法合規,但對少年兒童不適宜的軟件,需要進行精準識別。對於技術發展帶來的新問題,監管措施也應及時更新。2、養成正確媒介觀強調培養兒童正確的技術觀和媒介使用習慣的重要性,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家庭必須重視的教育內容。當今時代,家長的角色需要從簡單的干預者轉變為積極的引導者,與孩子一同使用智能手錶,教育他們如何辨別網絡內容。學校也應當引入媒介素質教育課程,不僅要包含對網絡對批判性和反思性,還應該幫助兒童建立起正確的媒介觀。在使用兒童智能手錶時,家庭應採取“疏堵結合”的策略。不是完全剝奪使用智能設備的機會,而是要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權。這種平衡的監管方法,有助於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從而養成正確的媒介觀。

四、展望

掀開兒童手錶後的神秘面紗,我們不免都會有深深的擔憂。為了增強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家長的監管能力,定期多次開展有關兒童智能產品潛在風險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課程。通過舉辦學生和家長的網絡素養講座,可以減少孩子對智能產品的過度依賴,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樑。家長和學校應積極引導孩子培養豐富的業餘愛好,投入到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中去,從而建立健康、積極的人際交往關係。儘管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引導至關重要,但這還不足以完全解決兒童智能手錶行業在發展中面臨的現實問題。技術創新與兒童保護之間的平衡、內容的適宜性以及行業自律的加強,都需要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只有通過法規的嚴格執行、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引導、行業的自我約束以及社會的共同監督,我們才能確保“小手機”成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小幫手”,而不是誘惑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