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

 還記得,我曾在某標準變焦的體驗中寫道:

在日常的實際使用中,標準變焦用的更多的,是中長焦。

 誰能想到,短短幾年我就迎來了“打臉”時刻……

 印像當中,

無反時代迎來的首枚「超規格」鏡頭,是Canon在 2018 年發佈的 RF 28-70mm F2.0 L USM。

 其後,各大廠商便逐漸開始在新變焦上做更多的「超規格」試驗。

 只不過,

受到一堆眾所周知的因素影響,「超規格」鏡頭想要“取代”原有規格成為新一代的「主流」,似乎仍有不少難度。

 這個困局,在今天的主角Sony FE 20-70mm F4 G發佈後,似乎開始有所改變。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

 「超規格」鏡頭給人的第一印象,

很多時候並不是什麼「光圈更大」、「焦段更廣/更長」,更多的會是體積大和重。

如此一來你就會發現,Sony FE 20-70mm F4 G 和 ta 們真的不一樣。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這是目前「超規格」鏡頭當中,少數在實現「超規格」的同時,還能把體積控制得住的鏡頭。

 為什麼是“控制得住”而不是“做小”?

 究其原因,

我並不覺得Sony FE 20-70mm F4 G 是Sony FE 24-105mm F4 G OSS 的「升級」型號。反而更像是Sony FE 24-70mm F4 ZA OSS 的「升級加料版」。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 FE 20-70mm F4 G 上手時給我的第一感覺,就像是一枚“胖”了一圈、不“冰冷”的Sony FE 24-70mm F4 ZA OSS。

兩者的輕便程度整體相約,不同的是Sony FE 20-70mm F4 G 如此緊湊的鏡身上,幾乎做到了“應有盡有”。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除了常規的變焦環、線性對焦環、AF/MF 切換鍵、兩枚自定義按鈕外,還加入了光圈環及其附帶的光圈鎖定按鈕和無級光圈開關。

 就如當年Sony FE 24-105mm F4 G OSS 發佈時的一句“這枚鏡頭是按照 G Master 的標準來製作”一樣,當Sony FE 24-70mm F2.8 GM II 更新到這個樣子的時候,我相信Sony FE 20-70mm F4 G 理應也是按照「當代」 G Master 的標準去創作。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由於焦段“拓寬”了的緣故,變焦環的行程相應地也變長了一點。加上這一次“拓寬”的是廣角端,在實際使用時多多少少需要適應。

最起碼,對於很多經驗豐富的攝影師來說,當擰某個幅度時,ta 可能要多擰一點點才能到位。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傳統定義上,

大於 21mm 的廣角便可以稱之為超廣角,所以像Sony FE 20-70mm F4 G 這樣的焦段規格,廣角端在定義上已經進入了超廣角的範疇。

其最直觀的優勢,就是在一些“可能會用到超廣”的場合中,可以少帶一枚超廣。

而在一些需要裁切才能實現的功能上,也讓標準變焦實用性得到相當大的提升。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

Sony FE 20-70mm F4 G 的廣角端擁有相當不俗的近攝能力,只需要簡單往前懟,就能獲得富有張力的超廣角特寫。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假如你把Sony FE 20-70mm F4 G 當成 APS-C 畫幅備機的標準變焦,等效後約為 30-105mm 的 ta,某程度上也可以是一枚比較“復古”的標準變焦。

視頻防抖增強功能需要一定的畫面裁切,20mm 起步的標準變焦在裁切過後,仍能擁有不俗的視角廣度。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實測一下,在打開防抖增強後Sony FE 20-70mm F4 G 的廣角端約為 23mm 左右,甚至能比常規 24-70mm 的標準變焦規格還能廣一點點。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作為有效控制體積的“等價交換”項目,畸變控制又是主流的放飛狀態。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從 RAW 文件看,20mm 端畸變+大黑角的放飛程度,基本和Sony FE PZ 16-35mm F4 G “一脈相承”,去到 24mm 之後畸變會有所變小,大黑角也隨之“縮減”成暗角。

 這都是一鍵配置文件就能解決的事,個人覺得知道一下就好。

 放飛的畸變控制固然是個負面影響,但只要運用得當,其實還是能將其“利用”起來。

 又舉個例子:

在不得不用 20mm 拍攝大合照的狹窄場景中,可以採用手動校正保留一定畸變,可以用於解決處於邊緣的人物被「拉伸」的問題。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純粹演示,實際不會那麼近,只是不想被告侵犯肖像權

 在視頻拍攝中,相機會預設開啟對Sony FE 20-70mm F4 G 的自動校正,這一定程度上,能夠讓拍攝者相對更容易地橫平豎直的畫面。

 畫質方面,Sony FE 20-70mm F4 G 就是當代鏡頭的銳度,沒什麼好說的。色散處、抗炫光於正常水平。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20mm,F4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中心100%放大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邊緣100%放大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70mm,F4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中心100%放大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邊緣100%放大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作為一枚 F4 光圈的鏡頭,很多人都會直觀地認為 ta 並不足以應付夜景、室內等場景的拍攝。

對此我只能說,連幾年前的 APS-C 畫幅機身 ISO1600 都能輕鬆可用的前提下,全畫幅上使用 F4 鏡頭,在大部分場合下只求手持“拍得到”,這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選擇Sony FE 20-70mm F4 G 的人對其焦外估計也不會過分在意。

或許是沒有期待的緣故,Sony FE 20-70mm F4 G 的焦外比起我想像中要稍好。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20mm,F4

(超)廣角端焦外不要糾結太多,“有”就已經足夠了。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59mm,F4

在 50mm 以上,二線性還是無可避免,但起碼是,全開時中心光斑足夠圓。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而單就虛化來說,其過渡位置觀感還能算是比較舒服的。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XD 線性馬達的對焦性能,早已在近年發佈的一眾 G Master 鏡頭中得以驗證。

Sony FE 20-70mm F4 G 內搭載了兩個 XD 線性對焦馬達,已經能讓Sony FE 20-70mm F4 G 的對焦速度和Sony FE 24-70mm F2.8 GM II 沒明顯區別了。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不知道為何,

到了現在還有人覺得Sony鏡頭不加入鏡頭防抖會是一種「刀法」。

自 ILCE-7M2 機身加入了五軸防抖起,Sony從來都沒有說過機身和鏡頭的防抖有疊加作用(一直都是協同達成五軸)。在這樣的設計方向下,鏡頭防抖組件多少有點兒多餘。

當然了,你覺得有區別的話,以上的話當我沒說。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來到Sony原廠、副廠的標準變焦百花齊放的今天,標準變焦的實用性早已讓這個規格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但即便如此,Sony FE 20-70mm F4 G 依然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

放在以前,24-70mm F4 的「小三元」規格主打的往往是輕便以及更「無痛入手」的價格。Sony FE 20-70mm F4 G 的出現,ta 的意義就是「小三元」優點的基礎上添上更強的實用性。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無可否認,

F2.8 確實要比 F4 有著更好的虛化和更大的通光量,但對於一般愛好者又或是部分什麼都拍的從業者來說,輕便才是第一要義。

在此基礎上,焦段覆蓋範圍更廣的標準變焦,無疑也是更實用地存在。

這也是為何讓我這個擁有Sony FE 24-70mm F2.8 GM II 的人,也萌生起添置Sony FE 20-70mm F4 G 的心思。

SonyFE 20-70mmF4G「超規格」鏡頭該有的樣子_新浪眾測

假如,日後我真的添置了Sony FE 20-70mm F4 G 的話……

自此之後,

「標頭狂魔」如我,大概要從「標準鏡頭狂魔」變成「標準變焦狂魔」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