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通識|了解ADHD的共病 藥物+行為治療雙管齊下 支援家長助子女克服日常影響

在現今香港的學童中,ADHD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已經成為一個日益普遍的問題,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例如學習困難,情緒管理較弱,甚至對家長有反抗性行為。訪問了資深精神科專科醫生黃信銘指,ADHD近年越見普及,有研究發現普及率從2018年年約6.4%增加到10.2%。這種情況主於5-6歲的學童開始顯現,隨著神經系統的發展,他們的生活行為會逐漸出現更多共病病徵,影響成長發展。黃醫生為家長分享藥物及行為治療雙管齊下,幫助子女克服ADHD,並提供照顧者支援資訊。

ADHD與共病的病徵

ADHD的症狀會影響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使他們在學習、情緒管理和社交互動上遇到挑戰。常見的共病包括學習困難和書寫障礙。專注力不足、多動和衝動行為,以及情緒管理問題也是常見的表現。黃醫生提到,25-40%的ADHD患者會有至少一種學習困難,而情緒管理問題則可能導致社交困難、性格問題和處理壓力的能力下降。

醫學通識|了解ADHD的共病 藥物+行為治療雙管齊下 支援家長助子女克服日常影響

更嚴重的是,有些患者會出現抑鬱症、品行問題,如對立反抗症和品行障礙,青少年可能涉及藥物濫用,拖延至成年而沒接受治療,或會出現偷竊行為𧗠生成反社會人格。

小朋友是否有ADHD? 5歲關鍵年齡

家長通常在孩子5歲時開始察覺到問題,並需要進行全面評估與老師的觀察配合。在家庭生活中,這些共病可能會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問題。黃醫生建議家長多了解孩子情緒,以及與人相處的反應,以理解代替責罵減少矛盾。

由於ADHD學童難以長時間專注,建議將做功課及溫習的專注時間分段,並安排定期的短暫休息。多給予讚賞和明確的獎勵,也是有效的方法。若不及早處理,ADHD患者可能會有長期成長發展方面的問題,甚至可能引發其他精神疾病。因此,家長的細心觀察和正確引導非常重要。

ADHD對學童情緒影響較大

在社交活動和同學相處方面,ADHD小朋友可能會難與同學合作,也不願意分享玩具或禮物。黃醫生強調,老師和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並提供緩和方法。

在校園生活上,朋輩的支援例如大哥哥大姐姐計劃,也能夠對孩子起到積極的作用。此外,學生可以通過參與運動、培養興趣、從事創意活動甚至是煮食來釋放壓力和調節情緒。概能滿足好動的特性,又可以收獲讚賞和肯定,幫助他們找到自我價值和成就感。

ADHD藥物治療及校方支援

在治療方面,ADHD的藥物治療和行為治療結合起來,對患者最為有效。黃醫生建議制定有系統的生活模式,並對孩子進行的每個任務有清晰指引,設立階段性的目標,而不是安排過長的活動。
有效的情緒管理和表達,對孩子的長期成長發展至關重要。學校方面,黃醫生認為ADHD教育模式應該避免單一教學,多元化的教學環境,如圖畫和聲音教學來吸引ADHD學童的好奇心,愉快學習。
最後,黃醫生提到現時學校老師已具備相關訓練,更有駐校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的支援能支援家長,及為ADHD學童在熟悉的校園環境下,進行輔導及行為治療,家長應多與校方溝。另外,坊間團體提供的資訊和個案跟進、以及精神科護士進入校園的緊密合作,都是有效的支持系統,提供行為治療和情緒管理方面的專業幫助。對ADHD學童及照顧者提供適切的支援。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低至每日港幣$2¹|新推出人壽保障「健康補」年供幾百蚊 每年提供多種健康生活禮遇²,³供選擇(內文附優惠碼)
三高一定與飲食有關?|2個壞習慣增患三高風險 營養師提你預防三高的飲食指南
流感高峰期 2025 |日韓流感疫情 H1N1甲流嚴重 港人農曆新年外遊防病須知(附預約流感針指南)
流感高峰期 2025 |15宗成人死亡個案 留意甲型流感症狀 與乙型流感分別 預防二月高峰期
流感高峰期2025 | 小朋友感冒預防與護理 打唔打流感疫苗好?附小朋友收鼻水方法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