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

 「對 ET142 的印象,是什麼?」

 一款千元範圍的耳塞,一粒看似加入大氣圈外科技的金屬,一種透過平板單元來呈現,主打空靈感的聲音,最後將所有東西結合起來,回歸到設計者、團隊、品牌想用科技感致敬或呈現的一種藝術。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一粒看似來自大氣圈的金屬,加上這次的平板單元強調那「實現音色融合統一」的質感和空氣感,有那麼一種 Little People 空氣蛹的幻覺,一種想跳脫出地心引力的藝術。

 而透過渾然天成的一體型曲面機身來表達傳統的異星感,然後配件部分將千元耳機「應有」的玩意全數加入,還有每一項都能夠「追根溯源」的設計,這裏就給人一種固有既定的印象,一種循規蹈矩的工整科學精神。

 

…..

 其實,不關事。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這是我在填了巡迴申請之後,搜產品資料的時候,看著商品說明頁,還有台頭書櫃上被封印已久的「1Q84」,然後在不聽一粒音的情況下,亂寫出來的。

 (嗶——

 如果真心只用詳情頁來講第一印象的話,我會覺得 ET142 給我的一定印象,就是一款易讀性很高的耳機。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詳情頁很直接明了,每一步都有清晰的說明,用家購買之前應該能夠明白廠方每一步的想法。

 加上耳機直白的設計理念和意象,還有同價位內的規整配置,SIMGOT 再用一款不需要什麼理解門檻的耳機,也可以說是呈現了它非常規矩、工整的一面,很科學的一面。

 藝術的話,就要聽過先知了。(笑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一粒來自外星的金屬

 要講 ET142,那就要先從外觀講起。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首先,系列名字的 ET,官方說是源自自家經典的平板頭戴大耳 ET1000。這款耳機經典在於 SIMGOT 柵格陣列平面磁單元,也就是這款用單元,如今壓縮到 142 上面,讓這位後輩也可以繼承名號。

 這個,當然是最官方解釋啦。

 但我覺得還有一個更加直白的原因——造型。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ET142 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通過一粒完整的金屬「窩」出來的耳機。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耳機沒有其他配色,SIMGOT 選擇用鏡面處Ricoh的高亮銀色機身,機身內側圓滑過渡的曲面設計增強了機身金屬的一體性,看著更有一體而成的感覺。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機身沒有太明顯的「面板」概念,外殼的一體性很強。即便機身在「面板」和後腔的位置處做了一條分界線,但在銀色機身的高亮鏡面反光的作用下能弱化一下,真心有一種將內餡完整熔鑄在一粒曲線圓潤順滑的曲面金屬內。

 「曲線不屬於人類」的意象,加上官方宣傳時加上「異星」的海報,ET142 的異星未來感就出來了。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一粒飄浮在天空中的外星金屬,有那麼一種電影《天煞異降 Arrival》的即視感。

 當然,要維持這種乾淨光滑的「異星感」就要多花點功夫。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特別是我這種輕易就能指尖作畫的出油星人,用完之後勤力擦拭,然後記得放回收納盒,這才是正道做法。

 講完了標準的異星感,我們再來看看 ET142 外觀上最具特點的音嘴設計。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耳機採用了旋扭替換的可換導音管設計,SIMGOT 在這裏加入了同價位耳機中罕見的「烤藍」工藝。ET142 提供了四組音嘴,對應四組不同的風格,分別是:

 ·不鏽鋼短管+紅色膠圈·不鏽鋼短管+黑色膠圈·金屬銅管+黃色膠圈·烤藍鈦管+透明膠圈

 這裏的烤藍工藝是透過噴射火槍高溫烤製呈現出藍、紅、黃、紫等不同的顏色,配合金屬機身和層面豐富的音嘴,可以說是豐富外觀質感最合適不過的做法。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而且,比起細微的膠圈辨識度,直接用顏色來區別也更為直接。

 佩戴的話,機身比較飽滿的 ET142 比較適合我餓這種耳甲腔空間比較大的用家。

 金屬機身工整順滑,沒有複雜得需要特別適配的曲面。只要帶上去能夠填滿空間就能夠戴穩。耳機貼滿空間之隔音度也高,比起同是 1500-2000 元的其他選手,ET142 隔音和貼耳都要技高一籌。

 這個造型的話,跟 Project Ace 一樣都要注意耳帽尺寸。耳帽稍大一點,耳機就會滑出來。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還好的事,ET142 對耳帽要求並不高,常規像是 ST35 這一類的還是比較好安裝的,這一點 SIMGOT 的適配要好一點。

一千元的規矩

 剛剛開箱的時候,SIMGOT ET142 就給我一種非常工整,或者應該叫規整的科學感。

 這個感覺,是從 ET142 的開箱開始。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SIMGOT 用了標準的封套方盒模式,封套表面是耳機本體和銀色背面,再加上光滑閃面的處理工藝。取出封套之後能看到用海綿放置的耳機本體,線材、替換用的音嘴還有耳帽都都收納在附帶的收納盒裡面。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配件剛剛也提到了,ET142 里麵包含四種不同風格的可替換音嘴、替換用的不同尺寸耳帽、配備 3.5mm 和 4.4mm 四針可替換接口的耳機線 LC7,還有一個能夠將配件和耳機本體收納在一起的硬質外殼收納盒。

 配件上沒有太多花巧,感覺上是千元級別的標準配置。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像是線材的部分,現在大部分廠牌都會用自家單獨發售的入門級升級線作為這個價位段耳機基礎配線。

 標配一個兼容性和拓展性更大的可替換接口,用料更用心的同時加入了 Litz 編織結構,還會根據自家耳機的特性進行放大強化,LC7 和 ET142 的搭配也是這樣來,現在大家的模式也是這樣。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LC7 上手的質感也舒服,線身鬆軟,耳機在緊貼佩戴的時候也不會產生明顯的聽診器效應,靜置使用的時候也方便走線。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2Pin 接口處有個小台階,連接耳機時需要下嵌一點。鬆緊度適中,方便替換時也不會在使用時輕易掉落。

 可替換接口的拆卸也很舒服,對位有明顯的防呆點,很容易就能夠看到。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就是這個接口相對比較鬆動,拔出耳機時很容易會把替換接口拉出來,這個倒是有點尷尬。

 其餘的部分,感覺上都很常規,很工整。

 基本上你只要用多了這個價位段的耳機,都能夠摸清楚這個模式。

 SIMGOT,也一樣。

 

一點科學,多點藝術

 配置方面,ET142 搭載一個 12.5mm 柵格陣列對稱雙面磁平面單元和 PZT 壓電陶瓷驅動器組合成的單元。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按照官方的解說,柵格陣列對稱雙面磁平面單元用上納米級雕刻工藝,提升了製造的精準度。單元自身具備重量輕、受力均勻的特質,能夠實現更強的瞬態表現,降低分割振動帶來的影響,提升聲音的乾淨度和通透感,可以做得失真更少,聽著更加理性和細膩。

 SIMGOT 用上 PZT 壓電陶瓷驅動,也是向著相同的聲音方向服務。

 他們通過將 PZT 驅動器放置在耳機後腔的金屬後蓋上,並調整材質搭配,降低 PZT 的機械聲質感和毛刺感,提升聲音通透感的同時,幫助聲場延展,提升聲音空氣感,聽感上會多一點貴氣。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線材也一樣,LC7 是單股 18AWG 的雙股 732 線芯 Litz 編織法無氧銅鍍銀混編線,鍍銀的效果是為了提升整體解析力,Litz 編織法是在現有基礎上降低線材集膚效應影響,整體降低渦流損耗,提升傳輸穩定性。

 按照 SIMGOT 的理念和預設,ET142 更多是要展示出一種理性乾淨的聲音,一種擅長在樂器聲表達,更適用於古典的聽感。

 當然,要試聽的話,原則上我除了 Jazz Night 貌似也沒有這樣的內容。(嗶——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考慮到定價以及和價格相關的適用範圍,這裏就用 Team1 和最近常駐在 MagClips 上的 W4EX 來做這次的聽感測試: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首先,先來講講一些基本的。

 只要音源沒有什麼問題,播放的設備也生生性性的話,ET142 都能把聲音的乾淨感呈現出來,似是在一個相對寬敞的黑色空間裡面演唱。

 聲音的速度快,不拖遝,聲效聲底紮實飽滿,也算豐厚。結像清晰精準,清晰得像用一支超高解析的鏡頭搭配高像素機身捕抓下來再後期稍稍推高清晰度和去霧的感覺。

 清晰是清晰,通透也很通透,但就細膩的位置也能察覺出一點銳、硬的數碼感。

 如果可以調整一下組合,可以不用那麼理性或輸出時強調高解像的播放設備,又或者在中間透過線材和附件(信號線或在接入尾巴之前加些東西)調調聲,ET142 可以處理得順滑一點。減免了數碼感,樂器的尾聲延展更自然,聽著更舒服。

 這是聽 ET142 的基礎,基本上大部分常規組合都能夠出來這目標,很穩妥,很規整,很容易預計。用它聽 1984 是乾淨,有的就是這種很單純的乾淨。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但如果要有驚喜,我會選同樣來自 Swing 的這一首,關注點也在襯底的鼓點上。

 ET142 的鼓點是很飽很實的那種,在 TC09S 的作用下,有力的鼓點變成了一粒粒食飽的實心音符,一下下敲入體內。想鼓點飽滿一點的,聽到這裏也沒有什麼投訴。

 讓我驚喜的是 ET142 將鼓點細化了,在音源信息量足夠的前提下,耳機可以將 Kick Drum 大鼓「kick」的這一個動作更仔細地展示出來,從啟動的趨勢到收尾的尾聲都聽得一清二楚。

 比起日常很多時候都只是聽個大概的表達,ET142 在這方面就要顯得仔細得很多。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人聲也一樣,歌手演繹時的氣聲口水聲,還有嘴部小動作都會被放大。

 像是 Cath 這首同樣收錄在《4891》的番外《at Present》的鋼琴 Live Acoustic 版,編曲只剩下乾淨的鋼琴,人聲錄製得更貼身,還有半即興的 Live可以聽到更多細節,綜合下來可以將 ET142 的空氣感帶出來,呈現耳機在細節刻畫能力的優勢。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這首也一樣,人聲和背景之間預留出足夠的距離,整體環境不侷促、不沾底。開頭倒水的聲音,到第二段 Chorus 裡面 WIlson 的換氣和呼吸,ET142 都刻畫得很突出。

 而且可以明顯感受到,Wilson 在後手換氣的位置上比較用力,之後要注意下了。(笑

 另外,我也試過用線來調整一下表現,發現 ET142 還是相當「受補」,TC09S、Emerald MK II 和 WP1 三條常用的線在試聽過程中替換能夠容易地聽出效果,對於日常喜歡用附件和線材調音的用家,ET142 不錯的試用參考。

 

一面藝術,多面科學

 整體來說,我覺得我這次的預感還算挺準的。(笑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SIMGOT ET142 是一款表達的很直白很通透,對於廠方本身也是能夠平衡藝術感和科學性、工整度的一款作品。

 「對,是作品。」

 聲場不會局限在密閉的黑色四方格內,有證輕鬆從容展開的聽感。細節精準、快速到位,結像還原準確,有順應器材的表達能力,這是它在聲音表達上科學、規矩的一面。

 同樣在聽感上,鼓點紮實有厚度,還能夠放大演繹時的細節,對於日常要聽「歌仔」類流行的用家來說多一點驚喜。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不只是鼓點,每個樂器在演奏上多一點起承轉合的演奏細節,歌手演唱的時候可以挺多一點小動作,這讓整首歌多一點人性的「呼吸感」,這邊是 ET142 拿出聲音上有它需要的藝術性,它展示味道的一面。

 如果聲音可以不必走得太快,不必在速度感上展示得過於用嚟,樂聲銳度上再收一收,那聲音在呈現時就會像是用一點規整,換多一點「風味」,和剛剛提到的有生氣的「呼吸感」。

 聽著更流暢,更自然,音樂感增加,數碼感也會變少。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如果日常聽的話,太過規規矩矩的科學聲音,未必適合我這種聽流行歌喜歡整色整水的人。

興戈 ET142 耳機體驗:一粒金屬,一種藝術_新浪眾測

 但如果要這種偏理性規矩的聲音,在輸出上也有點講究,自身也很「受補」的特性,留一條 ET142 用來試機,還是不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