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

 

一 電源壞了其他硬件一起保

很多電腦故障,表面看是CPU、主板、顯卡、硬盤的問題,但實際上都是電源供電質量不好或者容量不足引發的問題。如何選購到合適的電源,很多時候也是讓眾多消費者糾結再三。不過一線廠商微星最新宣佈的新的售後政策,可能會讓很多人打消疑慮,選擇電源更加簡單。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

微星宣佈,即日起針對中國大陸地區銷售的金牌及以上等級電源產品,全面升級售後服務方案。新方案以 ” 用戶權益優先 ” 為核心,創新推出 ” 因電源質量問題導致硬件連帶損傷 ” 的全額補償機制,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高端電源產品品質的承諾。換句話說,如果買了微星的金牌認證以上的電源,如果有問題的話,不僅電源本身有質保,如果連帶電腦的其他硬件有了損壞,也一同補償。這種擴大保障範圍的售後,無疑對消費者有了更好的保障,可謂領先一步。而且這個政策,也適用於用戶之前購買的電源,這對於消費者來說真是個大利好,可謂買微星我放心。微星的新品電源MAG A850GLS PCIE5,就是這樣的一款主流產品,今天就同大家分享一下它的細節和使用效果。同之前的MAG A850GL PCIE5相比,這款更加安靜,同時升級為壓紋線,機箱布線更輕鬆。 

二 外觀和細節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包裝盒的正面有產品的外觀圖,下部有諸多標識,大部分是同認證相關。右側有CYBENETICS ATX 3.1 PASS和PPLP.INFO ATX 3 PASS的字樣,這2個分別是Cybenetics ATX 3.1通過認證和PPLP.INFO ATX 3通過認證。左側的標識中,中間的大家非常熟悉,是80PLUS金牌認證,而右側緊挨的則是CYBENETICS 金牌認證,PPLP.INFO金牌認證。Cybenetics是一家專注於電源供應器(PSU)性能評估和認證的機構,提供效率(ETA)和噪音(LAMBDA)雙重認證,其測試標準比傳統80 PLUS更全面。PPLP.INFO同樣也是一家評估機構,對於電源有更嚴苛的測試表現,認證項目包括電源能效星級、ATX 3星級、電源靜音星級、DC軸流風扇效能星級、機箱散熱效能星級。獲得3大認證,這款電源品質有保證。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包裝盒的背面則是有各種產品特色、產品的輸出技術指標以及提供的接頭數目,注意是接頭的不同端子數量。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取出電源,沉甸甸的。電源的外殼非常有特色,醒目的MAG字樣和條紋,富有電競特色。MAG是英文MSI ARSENAL GAMING的縮寫,它穩定且耐用,專為遊戲打造。MAG系列產品的特色是結構設計堅固,具有金屬質感、散熱優秀。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這款電源的尺寸是標準的150x150x86mm,內置135mmFDB軸承風扇,壽命長,噪音低。壽命可達60000工作小時,相比普通的套筒軸承風扇20000小時的壽命提高了很多。FDB是Fluid Dynamic Bearing的縮寫,意思是液態動力軸承。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這款電源是全模組電源,我們看到模組接口有兩排,上面一排有4個SATA/Peripheral接口,然後是一個12V-2×6接口,這個是符合PCI-E 5.1的標準,可以為顯卡提供高達600W的供電。然後是2個CPU/PCIe接口,下一排左側是主板供電接口,右側2個是CPU/PCIe接口。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這一面有電源接口和一個電源開關,隱約可見裡面的配件。這款電源採用了半數字化設計,IC同時控制PFC和LLC電路,從而可以進行實時動態調整,提供更穩定、更高效的電源輸出。這款電源還帶有多種保護機制,包括 OCP(過流保護)、OTP(過熱保護)、OPP(過功率保護)、SCP(短路保護)、OVP(過壓保護)、UVP(欠壓保護)、SIP(短路輸入保護)和 NLO(非線性負載保護),從而可以確保電源的安全穩定運行。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電源的頂蓋上有貼紙,上面有輸出的技術指標,其中12V輸出高達849.6W,可以說非常不錯。這款電源支援ATX 3.1標準,意味著它可以承受2倍的總功率峰值和3倍的顯卡功率峰值,從而讓電腦的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配件里共有11根線材和一套固定螺絲。除了一根電源線外,其餘10根模組線均是壓紋模組線。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模組線分別(上圖從左到右)為2根PCIE供電線,每根線1個6+2接頭輸出;2根CPU供電線,每根線一個4+4接頭輸出,一根主板電源24PIN輸出供電線。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上圖從左到右為3根SATA供電線,一共提供了8個SATA接頭、3個MOLEX接頭(大4PIN)、1個FDD軟驅接頭。一根PCI-E 5.1線,提供12V-2×6接頭,一根PCI-E 5.1線,接到電源的一頭為12V-2×6,到電腦的則為2個6+2PIN顯卡接頭。最右側是電源線和固定螺絲。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線材質地優秀,外觀啞光黑色,線材柔軟容易彎曲,非常適合在機箱里理線。接頭裡面是採用了合金銅,提高了電氣性能。PCI-E 5.1接頭,採用了雙色設計,便於觀察接頭是不是完全插到,避免虛接造成的電氣故障。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這個就是那根一個頭為PCIE 5.1(12V-2×6),另外一頭為2個6+2PIN的模組線。我們看到除了SATA線外,其餘的線材均帶有理線夾,並且可以靈活調節夾子的位置,從而可以方便在機箱里理線,非常靈活方便。 

三裝機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下面就開始安裝,我們將現在將模組線插入到電源上面。市面有不少由於PCI-E 5.0/5.1線沒有插好造成的問題,我們來看看微星這個雙色PCI-E 5.1線的妙處。當接頭沒有插好到底的時候,是可以看見醒目的黃色的,這代表線材沒有插到底沒有插牢,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所以還需要繼續插,直到看不見黃色為止,從而避免了這種問題。這種設計思路的確很不錯,可以避免很多隱患。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將需要的模組線插好,我是習慣性的全放進去,當機箱空間夠大的時候,這樣以後需要的話用起來很方便。然後將電源放入到電源倉內。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然後在背面固定好,用四顆螺絲。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壓紋線很柔軟,所以可以很好的在背板貼合,避免蓋不上背板的尷尬。機箱是微星的MPG VELOX 300R AIRFLOW PZ WHITE,一款傳統風格的白色機箱,這款機箱還是支援背插的。從背面看,有3個風扇/水冷位,這裏我使用了3個反向風扇作為進風。機箱還內置了一個ARGB+FAN的HUB,支援接入4個ARGB和4個風扇。

我們來看看機箱的左側面視角,機箱是全白色,有個電源倉佔據了2/3的橫向位置。全機箱最多可安裝13個風扇,同時它也支援豎向風道,所以我在電源倉上面安裝了2個風扇,向上吹風。水冷散熱器可安裝在前面板和頂部面板,最大支援安裝360mm水冷散熱器。這款機箱支援ATX背插主板,同時可以支援普通主板包括E-ATX、ATX、M-ATX、ITX。 

四測試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接好線啟動電腦,順利進入系統。它的前面板出廠配備有2個160mm大風扇,後面則是1個120mm風扇,均為獨特的雙層風扇,可以增加氣流,形成強大的橫向風道。前面的2個160mm大風扇還帶有ARGB燈效,十分漂亮。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首先運行魯大師,來看看這款電腦的配置,CPU是英特爾® 酷睿™ Ultra 7 處理器 265KF,內存是AcerDDR5 8000MHz 24GBx2,顯卡是藍寶石RX 9070 XT氮動,主板是微星MPG Z890 EDGE TI WIFI。下面我們來測試下,這款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在這套配置極限功耗運行下,能否正常穩定提供動力輸出。

首先採用的AIDA64 FPU+ 甜甜圈 雙烤的方式,來看看電源的12V輸出是否有波動。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我們看到經過了長達20多分鐘的雙烤測試,系統輸出還是很穩的。CPU功耗在150W,而GPU顯卡功耗在376W,加上其他的風扇等,整機功耗在接近600W的樣子。而這12V輸出則是在11.928V,可以說是非常穩定的。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第二個測試,我們採用了OCCT的最強力的POWER測試,此時看到CPU的功耗在170W,而GPU的功耗在407W,整機功耗在650W左右。而12V輸出電源依舊是11.928V,電壓曲線平穩。

全面保障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實測_新浪眾測

電源輸出不僅要看最大值,同時也要看在不同功耗變化時的波動如何。我們選擇AIDA64 FPU測試 + 3DMARK Steel Nomad測試同時進行的方式測試,然後看這個波段的變化情況。在這個過程中,CPU功耗比較穩定在150W左右,而GPU的功耗,則在64W-536W之間變化,總的功耗已經超過了700W,在這個過程中,12V輸出電壓最高11.976V,最低11.928V,波動=(11.976-11.928)/11.976=0.4%,這個還不到1%。

同樣的,我們使用真實遊戲測試,在開啟AIDA64 FPU測試 + 黑神話.悟空 測試工具的情況下,在這段測試區間內,CPU功耗在140W左右,而GPU顯卡功率在260W-517W之間波動。12V直流輸出電壓最高11.952V,最低11.928V,波動=(11.952-11.928)/11.952=0.2%, 波動非常的小,說明電壓輸出非常穩定。 可以說,在上面的各種不同方式的測試中, 無論是軟件測試還是遊戲軟件應用,這款電壓的12V輸出一直非常穩定,波動極小,可以說表現不錯。這麼多大功耗的設備,這一套電腦的系統配置也是非常不錯的,簡單介紹以下,以便大家對於電源的性能有更好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