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手上也有好幾個真無線藍牙耳機,但這並不影響我對頭戴式耳機的關注和喜歡。頭戴式耳機通常具有尺寸更大、功能更強的驅動單元,所以音質普遍較好,這是不爭的事實。前陣子朋友向我種草了伯恩飛頭戴式無線藍牙耳機,雖然牌子有些小眾,不過體驗一段時間之後,我覺得它物超所值,聲音調校得很不錯,而且價位也實惠,既是支援藍牙5.4版本的無線藍牙耳機,同時也支援聲音有線輸出。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聊聊這款產品的方方面面吧。

音質是耳機的靈魂,就先從音質說起吧。伯恩飛Para50搭載了50mm的寬磁路動圈單元,納米級振膜,阻抗為50Ω,相對來說低阻高敏易推,不怎麼挑音源前端。得益於全封閉後腔結構設計,寬廣的聲場營造出十足的沉浸感。

伯恩飛Para50的調音風格從總體上來說屬於均衡自然中正,對於聲音的失真控制得非常不錯,聲音的還原比較真實。三頻過渡銜接順滑,解析力出色。高頻方面,聲音比較通透純淨明亮,泛音清脆細膩,細節比較豐富,而且有一定的延伸感,營造出一種柔和不刺激的聽感體驗。在試聽古典樂曲目《高山流水》時,聲音延展不錯,而且不是那種纖細柔和的高音風格,而是自然寬鬆且帶有厚度的,有明顯空氣感,聲音的亮度也比較足。中頻部分,人聲沒有進行刻意的渲染,位置會稍微貼耳,還原真實,密度和結像都不錯,無論男聲還是女聲都醇厚耐聽,聽起來很有氛圍感。在試聽蔡琴的《渡口》,聲音非常醇厚耐聽,人聲與樂器聲的分離度的掌控到位。至於低頻方面,它並沒有一味強調量感,而是適中控制,同時聲音有不錯的彈性和下潛,聲場的橫縱向都較為開闊,無論是小編製曲目、輕音樂或者清新的人聲小調,還是歌劇、交響曲這些大編製曲目的話,都挺有氣勢和臨場感。試聽閻學敏的《一鼓會群英》,鼓聲的定位十分準確,而且層次變化也詮釋得很不錯,聲場比較開闊,聽起來十分過癮。總體來說,伯恩飛Para50在音質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包括一些音頻發燒友的聽音需求。

接著來聊聊伯恩飛Para50的配件與外觀設計。廠家還是非常走心的,為它定製了可手提的耳機收納包和配件收納包,看上去很有檔次感。

伯恩飛Para50屬於藍牙耳機範疇,但它也支援有線模式,所以配件中還包括3.5mm音頻線、6.35 to 3.5轉換頭和USB-C充電線,方便耳機與更多的音源設備匹配。

伯恩飛Para50採用黑色機身設計,鏤空金屬網罩提升了它的辨識度,細節之處加入了金色元素點綴,整體沉穩中透著幾分時尚,給人一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印象,比較符合大眾的審美。


鏤空網罩內嵌了RGB氛圍燈,共有七種不同的顏色,常亮和音樂律動兩種發光模式,為耳機平添了幾分數碼科技感。當然了,它也支援關閉燈效。

頭梁架的頭帶設有減壓的記憶海綿,耳罩墊則是採用了親膚的人造皮革+記憶海綿組合,有效減少了耳機對於頭部和雙耳的產生的壓迫感,佩戴起來相當舒適。


頭梁架採用了金屬調節臂,堅固耐用,設有多級的刻度,調節方便,適合不同的頭型佩戴。

耳罩能較好地貼合耳朵,具有較好的隔音效果,加上它具備22dB的降噪功能,打開降噪後,能有效減少環境噪音的干擾,為用戶帶來更加完美的沉浸式聽感。


按鍵和接口都集中在L耳罩上,包括USB-C充電接口、3.5mm音頻線插孔、音量調節按鍵、音量調節撥輪和電源開關鍵。我是第一次見到雙音量控制設計的耳機,傳統的撥輪調節體驗會比按鍵更好,我想按鍵的保留,除了可用於音量調節外,更主要用來上下曲切換吧。


按鍵雖多,但設計並不衝突,它們的位置分佈合理,適合盲操。

在續航方面,伯恩飛Para50的表現令人滿意,在關閉燈效的前提下,它的無線藍牙模式續航長達40小時。

體驗伯恩飛Para50一段時間之後,我對這款耳機的綜合表現較為滿意,儘管該品牌比較小眾,但是無論是外在還是內涵,它給我的感受更多是“紮實”。就價位而言,它的外觀設計和生產工藝完全能夠媲美市面上千元以上同類產品,聲音更是一種溢價的表現,各種類型的音樂曲目,它都能詮釋得有板有眼,用它看電影、玩遊戲也是妥妥沒問題的。在如此卷的耳機市場中,伯恩飛Para50頭戴式無線藍牙耳機稱得上是一款誠意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