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首款摺疊屏手機問世至今已六年,其在屏幕形態、操作方式及功能拓展上雖有進步,卻始終未能躋身主流手機行列。在我看來,其普及受阻的根源並非內屏使用率低或者高昂的價格,而在於其遠超普通手機的重量和厚度——正是這些物理負擔,降低了用戶的日常使用意願和頻率。

儘管眾多廠商在宣傳大摺疊屏手機時,都標榜“合上是直板機,展開是大屏”,但真正實現的機型卻鳳毛麟角——SamsungGalaxy Z Fold7用數據說話,讓它成為全球最輕的大摺疊屏手機。我在使用後,直接把我的主力直板機換成了它。 摺疊形態的直屏手感很多用戶購買大摺疊屏手機的理由是大屏的拓展應用,而阻礙他們長期使用或者再次購買的原因之一是用起來不順手,合起來比直板機厚重,展開後單手握持又不夠趁手。

SamsungGalaxy Z Fold7的重量只有215g,是當下最輕的大摺疊屏手機,沒有之一。不說它展開後的厚度是4.2mm,單就合起來的8.9mm厚度而言,已經和一眾友商的旗艦型號不相上下了,甚至比某些型號還略薄,這樣的手感在大摺疊手機中是獨一份的。

它的機身背部採用了康寧Victus2玻璃材質,既堅固不易被劃傷,同時也保證優秀的觸感,握持起來相當有質感。

至於相機DECO部分不過多細說,熟悉Samsung手機的朋友都知道,這種相當簡潔的設計一直都是Galaxy系列所延用的,帶有很明顯的Samsung風格。

邊框採用增強型裝甲鋁材質,更加堅固穩定。

摺疊屏手機的重點肯定是鉸鏈,這款手機就採用了全新的超薄精工裝甲鉸鏈,擁有創新的水滴形設計與多軌結構,能在保證摺疊態無縫隙的條件下,又減輕了鉸鏈自身的體積與重量,這也是它整體機身可以做得更輕更薄的原因之一。

這個鉸鏈的摺疊開合很舒適穩固,這也是用戶在使用摺疊屏手機時很看重的一個細節。得益於鉸鏈的高質量,SamsungGalaxy Z Fold7在多角度自由懸停方面很到位,懸停的力度很紮實,單手拿取一側屏幕,輕微晃動,手機也不會因為重力而改變懸停角度。 更纖薄的屏幕整體來看,SamsungGalaxy Z Fold7的兩塊屏幕都要比上一代的產品更大,外屏從6.3英吋擴大到了6.5英吋,內屏從7.6英吋擴展至8.0英吋。雖然尺寸增大了,但整體的重量卻減少了,這就不得不提到Samsung第二個減重妙招。

Galaxy Z Fold7的內屏把之前Galaxy Z Fold6的碳纖維層換成了鈦基網格層,這個改變不僅讓這款手機薄了39%,還讓顯示屏底部的強度增強。鈦材料的採用也是這款手機整體減重減薄的一個重要因素。

它的外屏是一塊6.5英吋的第二代動態AMOLED屏幕,採用了康寧大猩猩玻璃陶瓷2,具有很好的耐摔抗刮能力,解像度為2520×1080,支援1~120Hz自適應刷新率。

因為內屏的尺寸增大了11%,所以可視面積得到的了升級,已經和mini版平板電腦相當,屏幕同樣支援120Hz自適應刷新率。 另外,兩塊屏幕都支援Vision Booster視覺增強技術和2600nits的峰值亮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我們在強烈光線的條件下,也能清晰看清屏幕上的內容。 旗艦性能雖然SamsungGalaxy Z Fold7在減重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減重並不等於減配。性能方面,它該有的旗艦配置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又升級了。最明顯的就是芯片——高通Snapdragon8至尊版移動平台(for Galaxy)在性能上實現多維度的提升。

CPU大核主頻從4.32GHz提升至4.47GHz,Adreno 830 GPU的工作頻率也從1100MHz提升到1200MHz,這使得設備在單核運算、多線程處理以及圖形渲染能力上都有了明顯增強。並且,配備了12GB LPDDR5X內存與512GB UFS 4.0 閃存的組合,形成了旗艦級鐵三角性能配置。

芯片的升級,直接的數據表現就是在跑分上面。安兔兔綜合測試總成績達到了其有史以來最高的266萬分,這在同檔摺疊屏手機中已屬第一梯隊。 續航有驚喜單從數字來看,4400mAh的電池容量在當下一眾Android機里確實有點排不上號。SamsungGalaxy Z Fold7相當於一塊直屏手機加上一塊mini平板,這點電池容量到底夠不夠用呢?

我們使用專業續航測試工具電池狗狗進行測試。先來測一下外屏,電量從100%降到20%,跑出了8個半小時的續航成績,按這個數值,這款手機外屏的綜合續航時間大約在10個半小時左右。

接下來是內屏,從100%電量降到20%,總共用時4小時50分07秒,經過折算,滿電續航時間可以達到6個小時。綜合內外屏高頻率交替使用場景的需求,這個續航成績可以滿足一天內的間歇性使用需求。電池容量雖然沒增加,但它更輕更薄了,用起來更便捷了。 大屏為AI加持如果說AI已經成了現在手機的標配功能,那麼摺疊屏手機的大屏就應該是把AI體驗提升了新高度,畢竟有一個可以大屏顯示的AI助手實時陪伴在你身邊,這種智能化的互動體驗會更強。

用過Samsung手機的朋友肯定熟悉它的“即時簡報”功能,更大的視野承載了更多的信息,“即時簡報”也化身成了資訊交互平板,結合用戶的興趣標籤,彙集了天氣、要聞、新聞和音樂,用大屏優勢把內屏作為傳遞信息的專屬平板,大屏的價值更直接。

智能收藏是非常實用的功能。如果最近看到有推薦幾部高分的電影,直接長按文字後拖到側邊欄的智能收藏里,AI就會自動識別到文字裡的電影名信息,並生成鏈接一鍵轉到視頻網站,直接觀看。這個功能同樣適用於圖片、地點這類信息,像做旅行攻略就太適合了。
音頻橡皮擦功能這次也有升級,可以自動檢測並調整視頻中的背景音,最後出來的效果要比前代更好,這對在戶外有錄音需求的用戶來說很實用。

都說大摺疊屏手機是職場人的高效生產力工具,那“會議助手”就是很好的一個AI助手。如果用騰訊會議、釘釘之類的APP開會,它可以將會議中的語音生成AI字幕,還能進行翻譯,並且支援錄音和語音轉文字同步進行。這樣的會議紀要即高效準確又省時省力。

此外,我們在大屏看文檔的時候,可以一鍵生成摘要,並在文檔前端以窗口化的形式呈現,升級的智能拖放還能把小窗自由拖放分屏,方便比對。

分屏是大摺疊屏的優勢,要把左邊的圖片插入到右側的文檔中,只需要輕輕拖放即可完成。

憑藉強大的多模態能力,Samsung讓Bixby語音助手的玩法與實用性邁上新台階。可以直接教你烹飪,可以進行專屬的音樂創作,可以把文檔生成思維導圖,還能以不同的情境和用戶進行深度對話……這也讓Bixby的人情味更濃,更容易得到用戶的親睞。 影像不是摺疊屏的短板SamsungGalaxy Z Fold7第一次在大摺疊手機中引入了2億像素大底相機。主攝是顆2億像素的鏡頭,採用和S25 Ultra的主攝相同SamsungS5KHP2傳感器,具備1/1.3英吋的感光單元,兼顧5000萬像素和1250萬像素輸出,配備F1.7光圈,23mm等效焦距,支援OIS光學防抖。長焦鏡頭支援1000萬像素,搭載SamsungS5K3K1傳感器,1/3.94英吋感光單元,F2.4光圈,69mm等效焦距,3倍光學變焦,支援OIS光學防抖。還有一顆12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採用SonyIMX564傳感器,1/2.55英吋感光單元,F2.2光圈,13mm等效焦距。 先來看看這顆2億主攝的表現。


白天光線充足,它有著非常出色的感光能力,高解像度傳感器和處理器里的增強型超視覺引擎同時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動態範圍,色彩真實自然,飽和度適中,在表現實際看到的景色方面做到了真實還原。不管是建築物頂部還是鍾表的指針,放大後可以看到更豐富的細節和清晰的紋理,物體的立體感和質感表現到位。


長焦鏡頭的3X光學變焦能抓住主體,突出層次感和專業感。雖然1000萬像素在長焦畫質表現不如更專業的影像旗艦機型,但憑藉Samsung在圖像處理上的技術積累,保證了照片的色彩準確,真實表現了被攝主體的特徵。

123°的廣角鏡頭提供了廣闊的拍攝視角,1200萬像素的解像度確保了圖像的清晰度,照片的色彩鮮明、細節豐富,具有更強的透視感。

夜景拍攝時,SamsungGalaxy Z Fold7也有著不錯的旗艦級表現。夜晚環境下畫面的色彩和細節得到了保留,畫面清晰細膩,噪點低,對複雜光線的控制力優秀,通過壓低曝光時間和感光度來保證畫面的純淨度,成片率相當高。 寫在後最如果說以前的大摺疊屏手機是商務人士的專屬,那麼SamsungGalaxy Z Fold7憑藉更輕薄的機身和更強大的配置和體驗,讓更多用戶可以把它作為日常主力機來使用,消費人群可謂進一步擴充了。總的來說,SamsungGalaxy Z Fold7把摺疊機的“輕薄”做到了當下的極致水準,加上更優秀操作體驗,以及旗艦級的硬件配置讓它可以輕鬆應對日常的各種應用場景。

這兩年的摺疊屏手機已不再只局限於簡單的大屏拓展,更多的是要通過大屏實現應用、AI和影像方面的全方位的提升,把大屏應用做到更深、更廣、更全,這是未來摺疊屏手機發展的方向,也是摺疊屏手機真正成為主流機型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