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婉兒,很高興又見面了!之前在裝修日記里就和大家提到過,我家是開放式廚房設計,那麼目前呢已經入住了9個月,今天想和大家展開嘮嘮我家開放式廚房打造實錄及入住後的具體感受,希望能給計劃做開放式廚房的小夥伴們一些參考。


一、我為什麼要堅持做開放式廚房?
促使我和隊友堅持做開放式廚房主要有兩個原因:1、原戶型的廚房採光差,而且面積小,入戶就是一堵牆,整體感受很壓抑2、之前的房子是封閉式廚房,但住了近10年發現,廚房門幾乎都沒有關上的時候

儘管在敲定裝修方案前,父母和朋友都反對我們做開放式廚房,但我和隊友一直沒有改變過想法,最終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廚房裝修前後對比
二、我家開放式廚房的設計思路及打造實錄
1、廚房吊頂的選擇——選用耐水性石膏板

我們戶型結構有一個很大的bug就是梁多,廚房和餐廳之間有一個很深的橫樑,直接導致廚房區域和客廳區域的吊頂方案修改了幾版,當時設計師提供了四種吊頂方案:弧形吊頂、回型吊頂、裸梁以及廚房區域齊梁平吊:
弧形吊頂的好處就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層高,缺點是容易裂開,且後期維護成本更高;
因為之前的房子就是用的回型吊頂,所以新家吊頂方案就直接給pass了;
家裡隱蔽工程有中央空調和管道新風,因此需要吊頂藏起管道;
廚房區域齊梁平吊的好處是視覺上更整潔統一、空間感更強,缺點是壓低了廚房區域的層高,房子的原始層高是2.84m

我和隊友在弧形吊頂和廚房區域齊梁平吊之間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

不得不說,裝修的時候事情真的是又多又雜,就會很容易遺漏一些問題,在廚房吊頂階段特別需注意的是,如果你家也要做開放式廚房,廚房上方的石膏板儘量選用防火/耐水的石膏板,更抗油、抗汙、防水一些。

我家是工人師傅把吊頂做完後我才發現給我家配送的是普通的石膏板(下單的時候其實是有備註廚房區域是耐水石膏板來著),工長在驗貨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後來是我發現後要求重新拆除普通的石膏板,更換了耐水石膏板。

綠色區域就是耐水石膏板其次,還需要注意的是廚房區域記得要預留一個檢修口,一旦吊頂內的設備出現問題需要檢修,如果沒有預留檢修口,就需要破壞大面積的吊頂,這不僅維修成本極高(拆裝工費+重新刷油漆費用),而且會產生大量灰塵,嚴重影響整個客廳和餐廳的日常生活和美觀。我家預留的是30*30cm的石膏板檢修口,與吊頂融為一體,不放大細看,不太容易發現。

2、摒棄普通吸力的油煙機,選用集成灶
集成灶是新家最早入手的家電,個人建議它和櫥櫃放在同一天進行安裝。集成灶是我在線下火星人店閑逛時一眼就相中的,雖然當時超了有2K的預算,但最終還是為了顏值買單,1.2W拿下。

在集成灶里,它的顏值絕對是很高的,而且本人超愛白色家電。它的吸力也是真的強勁,提供四檔吸力,平時我們炒菜開到2檔就足夠了。因為隊友是湖南人,也很愛吃辣,所以每次炒辣椒的時候開到3檔就完全夠用,做菜的人以及在客廳沙發坐著的人是完全感知不到什麼油煙的,更不會嗆喉嚨。

集成灶我選的是蒸烤一體的,平時用它蒸早餐、炸薯條、烤蛋撻、暖菜什麼的都很方便,所以廚房檯面上一下子就省掉了像蒸鍋、空氣炸鍋、烤箱、微波爐等小家電。


要說集成灶的缺點,從我目前的使用體驗來說,總結有三個:一是它確實較油煙機要貴很多,購入成本不低;二是煙道接管會從地櫃里穿過,就得犧牲掉了一個小地櫃的空間,儲物能力直接縮減;三是吸力太猛,一度懷疑香味都被吸走,感覺炒的菜都沒以前香了。

說完了集成灶再說說我覺得買得很值的一個家電吧,那就是洗碗機,這個海爾白日夢想家洗碗機W30S我是2K左右入手的,容量很大,過年過節招待親友後的所有餐碟、碗筷放進去都沒有問題,洗得也乾淨,我幾乎天天都在用,碗不多的時候分層洗也很省事。


3、廚房區域的照明設計
新房裡的廚房好像是被開發商刻意遺忘的角落,似乎業主買它都不用考慮做飯一樣。我買房那幾年看的新房的廚房面積都小得可憐不說,採光也是一言難盡,更有甚者,廚房連個窗戶都沒有。

照明方面,我家整個公區都採用的無主燈設計,所以廚房也是無主燈。燈位佈局主要是:入戶玄關*4(筒燈)、水槽上方*2(筒燈)、廚房中心區域*3(筒燈)、吧檯*2(射燈)

這裏順便提一下筒/射燈的配置吧,電工預留的孔徑都是標準的75mm,瓦數我看各個廠家的標準不同,我家選是歐普的筒/射燈,都是7W的,因為個人不喜歡黃光,所以直接選了4000K的中性光,說暖不暖,說冷不冷,感覺還蠻像我的性格……

白杯是筒燈,黑杯是射燈,屬於見光不見燈的那種,防炫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射燈的小山丘還有點氛圍。總得來說,我家整個廚房的光照還是比較OK的。
4、廚房吊櫃、櫥櫃的設計思路
廚房吊櫃主要是兩組,一組在集成灶的正上方,用來放置不常用的廚房物品;另外一組則在洗碗機的上方一直延伸到冰箱櫃,兩組吊櫃的深度是35cm,高度是70cm,無門把手設計,門板下沿1cm,因為整個裝修風格是原木奶油風,所以地櫃選的原木色,吊櫃選的是奶白色。

吊櫃設計草圖效果

吊櫃實際效果檯面下方的地櫥其實不算多,除開水槽下方、洗碗機區域、拉籃區域,可以供收納的空間也比較有限,好在搬家前斷舍離了一些不常用的家電。下方櫥櫃的深度做的60cm,尺寸也一併分享給大家。


提到這裏,我想順便再說一下拉籃,在安裝拉籃前,我也和很多小夥伴一樣,覺得它可以幫我把盤子、碗筷、勺子什麼的都歸置得明明白白的,但是實際安裝完成後,我才發現,碗籃是很挑餐具的,像稍微大一點,或者深一點的盤子,高度不夠就很容易卡住。

所以大家在設計碗籃的時候,一定要把家裡常用盤子的尺寸考慮進去,如果餐具不是很多,甚至可以不用考慮碗籃或平籃,可以參考一下宜家的收納。

碗籃

平籃
5、檯面高度設計(80cm+90cm)
廚房檯面是石英石材質,厚度1.5cm,整個看面是4cm,無擋水條設計,水槽是歐琳的大單槽,尺寸為750*490*207mm,和雙槽相比,個人還是更喜歡大單槽一些,鍋具可以平放,清洗更實用省地。另外歐琳配的抽拉水龍頭用著也很順手,洗菜、洗水果什麼的都方便。

這裏分享一下櫥櫃設計師發給我的操作台+烹飪台高度黃金公式:操作台黃金高度算法:胳膊肘高度-12~15cm=最舒適高度烹飪台高度算法:操作台高度-10cm=完美灶台高度像我的身高是163cm,隊友是175cm,最終我們定的是洗菜/備菜區90cm,搭配80cm烹飪區,我倆都不高,用著覺得還挺合適的。洗菜切菜不用彎腰,炒菜也不用架著胳膊。

6、廚房地面/牆面油汙處理
我家地面通鋪的是750*1500cm的淺色柔光磚,所以會更容易顯髒一些。地面清潔婉兒主要依賴的是洗地機,用它對付日常的調料、飯/菜渣、醬料等可以說相當輕鬆,一個推拉都能搞定,高效也乾淨,主打一個省時省心。

洗地機這塊如果注重性價比的小夥伴,可以考慮石頭A30 Pro;

如果想一步到位,也可以選擇石頭近期新出的A30 Pro Ultra,它的超微泡沫洗真的是秒去汙,更適合有娃養寵家庭,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翻閱婉兒的往期文章瞭解。

檯面的話,基本就是每次吃完飯我會把碗筷放洗碗機里後,及時去收拾和清理檯面,這裏需要提醒的是廚房檯面是很容易染色的,所以不要把容易染色的袋子或者食材直接放上面,如果萬一還是不小心滲色了,可以用類似84強力清潔劑去擦除。

這裏再說一下整個廚房的動線,我基本都是在吧檯摘菜,分揀水果——在水槽洗菜——水槽左側或右側切菜——集成灶炒菜。明顯不足的是切菜區較小,要是招待客人的時候,會覺得很不夠用,這也是設計時比較欠考慮的地方,大家可以在動線的時候多多留意一下。另外,我個人覺得吧檯還是蠻實用的,後期也準備打造成一個簡易的咖啡角或者水吧。

我家的常住人口是4人,我、隊友、婆婆和孩子,每天在家至少是要開兩次火的,休息日或節假日甚至會有三頓,廚房的牆面或多或少會有丟丟粘手和油膩感,除了平時擦洗維護外,我也會定期去深度清潔,但不得不說,柔光牆磚確實比亮光磚更難擦。

聊聊開放式廚房使用9個月的感受
時間真的挺快的,一晃入住新家已經9個月了,確實有挺多具體和深刻的感受可以給大家分享的。
讓我深感“真香”的優點:
1、空間感和通透感是無價的我家戶型不大,拆掉廚房那面牆之後,整個客餐廳廚房連成一體,瞬間感覺大了好幾個平米。社交核心區:這是我最愛的一點。每次親友來我家,我在廚房備餐、炒菜時,都能和坐在客廳、餐廳的他們無縫聊天。2、功能整合與效率提升我覺得開放式廚房對有娃或養寵的家庭特別受益。當你在廚房忙碌時,一抬眼就能看到他們在客廳做什麼,玩什麼,非常安心。3、美觀與整潔的“強製驅動”因為廚房完全暴露在外,你會被迫養成“檯面儘量少放東西”和“隨手清潔”的好習慣,這應該算是一種正向激勵。

一些難以忽略的缺點:
1、噪音問題廚房沒有門以後,完全沒有隔音,如果炒菜時家人在客廳看電視,必須得調高音量才行。像破壁機、洗碗機工作的聲音也會毫無遮擋地傳遍整個空間。2、氣味殘留雖然集成灶可以吸走油煙,但食物的氣味是無法完全吸走的。特別是像火鍋這類美食,那個味道會在整個開放空間里停留小半天,久久都不消散。3、雜亂與隱私的暴露“強製整潔”的反面就是無法隱藏,它會將所有的“不完美”都一覽無餘。
結語
如果你問我新家做開放式廚房我後悔嗎?從目前使用9個月的情況來看,我一點也不後悔選擇。它帶給我的空間感、功能整合和迫使我保持整潔的習慣,遠遠超過了它的缺點。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使用感受啦~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大家可以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參考。

好了,以上是本期的所有內容,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老規矩請點讚、收藏、評論三連哦~不喜歡也沒有關係,依舊祝你們積極開心,不止今天!我們下期見~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