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水月雨的老用戶,這些年來我陸續用過不少他們家的產品。從早期百元價位卻有著清亮人聲的入門有線耳機”銀色飛船”,到去年連接穩定、操作順手的真無線”太空漫遊”,再到今年佩戴舒適、功能實用的”Horizon”,每一款都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特別是去年的夢迴1,其出色的音質表現讓我印象深刻,因此當聽說夢迴2以”再次回到純粹音質追尋的黃金年代”為口號推出時,我自然充滿了期待——作為夢迴1的迭代款,它到底能帶來多少提升?是不是真的能夠延續那份對聲音的執著?抱著這樣的心情,我拿到了夢迴2,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我這段時間的真實使用感受。

開箱:復古情懷與實用主義的結合
夢迴2的包裝設計依然是水月雨一貫的二次元風格,盒子上印著一位戴著耳機唱歌的二次元小姐姐,旁邊還畫著一台復古的磁帶隨身聽。這個設計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二十多年前——那時候大家還用磁帶聽歌,每個隨身聽都像寶貝一樣,單純而專注地享受音樂。打開盒子,內部佈局整齊,耳機和充電艙穩妥地嵌在卡位里。配件除了三對不同尺寸的矽膠耳套和一條USB-C充電線,還附送了一個磨砂翻毛材質的保護套。

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充電艙本身——它完全復刻了包裝上那台復古隨身聽的造型,方正小巧,像塊“小橡皮”,表面還有手繪風格的線條點綴,一下子喚起了我小學時揣著磁帶機聽歌的回憶。開合蓋子的手感也很順暢,磁吸不緊不鬆,每次“哢嗒”一聲合上,都莫名解壓。

保護套的做工相當紮實,套上充電艙後不僅防刮耐磨,還為其增添了幾分低調的商務氣息。耳機本體採用淺入耳設計,橢圓形的導管和耳套能夠很好地貼合耳道,實際佩戴感受舒適穩固,即便長時間使用也不會產生脹痛感。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淺入耳結構對於耳道較窄的用戶也十分友好,能夠適應更多人的佩戴需求。

音質:超越期待的純粹體驗
音質表現是我對夢迴2最滿意的地方。之前使用夢迴1時,它的聲音已經讓我印象深刻,沒想到夢迴2在音質上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這得益於它搭載了全新的13mm超線性全頻雙懸掛環形平面磁單元,配合定製的高性能SOC芯片,實現了低失真和高效率的聲音還原。我習慣用LDAC或LHDC-V編碼連接手機,開啟高增益模式,第一次試聽時就感受到了明顯的提升。低頻方面的進步尤為明顯。量感適中,下潛深沉且彈性十足。試聽林肯公園的《Numb》時,鼓點飽滿有力,節奏感撲面而來,卻絲毫不轟頭。特別是副歌部分,多種樂器交織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著清晰的層次感,那種提神醒腦的震撼感讓人難忘。相較於夢迴1,夢迴2的低頻控制力明顯更加收放自如。

中頻表現同樣出色,厚實凝聚,人聲結像清晰。試聽周杰倫的《七里香》時,人聲與樂器分離得恰到好處,杰倫獨特的嗓音細節清晰可辨,彷彿就在耳邊淺吟低唱。伴奏中的吉他撥弦聲清晰自然,與人聲相得益彰。切換到王菲的《傳奇》,歌手的呼吸轉換和細膩的音色變化都能得到很好的呈現,中頻的解析力令人驚喜。

高頻清亮延伸好,空氣感明顯。回放梁靜茹《勇氣》中的絃樂伴奏時,細節豐富順滑,絲毫不會有刺耳的感覺。小提琴的泛音豐富自然,延展順暢,沒有任何毛刺感。試聽維瓦爾第《四季》時,高頻的亮度和細節表現甚至超越了一些千元級耳機,這在500元價位實屬難得。

夢迴2的聲場開闊,解析力強悍。聆聽《加勒比海盜》電影原聲這類大編製交響樂時,各種樂器層次分明,定位準確。動態和瞬態表現都遠超我對500元耳機的預期,特別是在高潮段落,各種樂器齊奏時依然保持著出色的分離度,完全沒有混亂感。

最難得的是,它的調音均衡通透,沒有刻意突出某一部分,而是追求一種自然耐聽的風格。預設的“流行模式”下,無論是蔡依林的《日不落》還是西城男孩的《My Love》,都能還原出那個年代音樂特有的韻味。但如果你喜歡自定義,APP內的DSP均衡器和在線調音社區還能提供更多可能性。我嚐試根據陳奕迅《十年》的聽感微調了人聲表現,通過提升中頻的厚度和亮度,讓人聲更加貼近耳邊,情感表達更加豐富。

總的來說,夢迴2在繼承前代優點的同時,在三頻表現、解析力和聲場方面都有明顯提升。它不僅適合流行音樂,在面對古典、爵士等多種音樂類型時也能遊刃有餘,確實配得上”回歸音質初心”的設計理念。

降噪:舒適實用的清淨體驗
夢迴2在降噪方面採用了一種很特別的方案——單前饋式主動降噪。和市面上常見的雙饋降噪不同,它沒有為了極致的降噪深度而犧牲音質。實際用下來,我發現這種設計理念確實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它不追求那種“與世隔絕”的暴力降噪,而是更注重寬頻段的噪音覆蓋和佩戴舒適度。我特意在地鐵和航班上試了試它的降噪效果。對於發動機轟鳴這種持續性的低頻噪音,它消除得相當到位,主觀感覺能濾掉七八成。最讓我滿意的是,開啟降噪後幾乎感覺不到明顯的耳壓,長時間佩戴也不會覺得悶脹或不適,這一點比我之前用過的很多降噪耳機都要舒服。

它的抗風噪效果也讓我印象深刻。平時騎車通勤時開啟降噪,風噪聲被抑製得很好,不再有那種呼呼的干擾聲,通話質量也明顯提升,對方能更清楚地聽到我的聲音。至於通透模式,表現同樣可圈可點——環境音還原自然,人聲突出清晰,不需要摘下耳機也能輕鬆和他人交談,在辦公室或過馬路時特別實用。

總的來說,夢迴2的降噪可能不是數據上最頂尖的,但它確實做到了降噪與舒適度的出色平衡,非常適合日常通勤和長時間佩戴的使用場景。

全新APP體驗:可繁可簡,萬物皆由你聲
夢迴2支援LDAC、LHDC-V、LC3等多種高清編碼,不過都需要在MOONDROP APP中手動開啟。我自己實測下來,開啟LDAC後音質提升確實明顯,聲音細節豐富了很多,不過在信號複雜的公共場所偶爾會出現卡頓。如果更看重連接穩定性,切換回AAC編碼會更穩妥一些。它的遊戲模式也很實用,延遲最低能達到55ms,我試過用它來追劇和玩《王者榮耀》,音畫同步表現不錯,基本感覺不到延遲。全新升級的MOONDROP APP界面更加美觀,響應速度也更快了,功能非常豐富,除了基本的調音設置,還支援自定義觸控操作、降噪模式切換和雙設備連接。它還提供了專業的DSP圖形化調音界面,濾波器類型、頻點、增益、Q值等參數都可以自由調節,還能參考原始頻響曲線來調整,對喜歡折騰的用戶來說可玩性很高。如果覺得手動調音太複雜,APP內置的第二代在線交互式DSP功能可以讓用戶直接下載別人分享的調音配置,甚至還能把自己調好的設置分享出去。

對於完全不懂調音的小白用戶,AI水月友希功能簡直是一大神器。只需要用自然語言描述想要的聲音效果,比如“人聲再突出一點”或者“低音更有力”,AI就能自動生成對應的EQ設置。它甚至能根據正在播放的音樂風格自動調整音效,讓我這種不太會手動調音的人也能輕鬆獲得理想的聲音。

整體來說,夢迴2配合全新MOONDROP APP提供了從專業到傻瓜式的一整套音效定製方案,不同水平的用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玩法。
日用點滴:那些讓我心動的小細節
在日常使用中,夢迴2還有一些很實用的功能細節讓我覺得特別貼心。首先是它的雙設備連接功能,在APP里開啟後,可以同時連接我的手機和平板。這樣我在用平板看視頻時,如果手機有來電,耳機會自動切換過去,接聽完又切回平板,整個過程非常流暢。我還可以自定義超時關閉的時長,避免一直開著被其他設備誤連,這個小設計很人性化。

遊戲模式是我經常用的功能,通過輕觸四次耳柄就能快速切換。在玩《王者榮耀》時,55ms的低延遲確實能感受到音畫更同步,技能的釋放音效和隊友的語音交流都非常及時,提升了遊戲體驗。平時聽歌時再切換回音樂模式,兩種模式各司其職,用起來很順手。它的連接體驗也很省心。開蓋就能自動回連手機,不需要手動操作。如果想換設備配對,長按充電倉的按鍵就能重新搜索。而且單雙耳切換做得很自然,隨便取出一隻耳機就能自動切換成單耳模式,放回去又恢復雙耳,整個過程不會中斷音樂播放。

續航方面,在AAC編碼下單次使用大概能堅持7小時左右,配合充電艙總續航能達到31小時。如果開啟降噪和高碼率編碼,續航會有所縮短,但滿足日常通勤使用還是沒問題的。充電艙支援無線充電這個功能我很喜歡,隨手一放就能充電,特別方便。
結語:回歸聆聽初心的誠意之作
夢迴2這個名字,確實取得很貼切。對我而言,它不僅僅是一副真無線耳機,更像是一聲溫柔的迴響,帶我回到那個專注聽歌、用心感受音樂的年代。如今大家都追求多功能和快節奏,而水月雨卻通過這款產品,輕輕提醒著我們:有些體驗,值得慢下來細細品味——就像一首曾經單曲循環的老歌,一段不被打擾的安靜時光,或者是一副能讓你沉浸其中、暫時忘卻外界喧囂的耳機。

以499元的售價來說,夢迴2帶來的體驗著實超出了我的預期。它不僅在同價位中表現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音質的純淨度、空間的層次感,以及可定製的豐富性——展現出了跨級挑戰更高價位耳機的實力。在如今真無線耳機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能夠以這樣的價格,提供如此全面且優質的體驗,確實稱得上是一款誠意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