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

 每次看到國產很多廠家在宣傳自己產品質保5年,3年損壞直接換的口號時就捏一把汗,畢竟很多廠家開到第三年的時候就店就沒了,當我聽到零刻也這麼宣傳的時候,我就放心了。原文如下,7月28日,零刻迷你主機官方發佈零刻保修服務條例升級,包括主板、原裝內存、原裝SSD、風扇、散熱器、Wi-Fi網卡、電源等非人為損壞的核心部件免費保修期提升至5年。保修條款升級前購買零刻MINI PC的用戶同樣可以享受到。我從2011年就聽過這個牌子,只不過當時一直不溫不火,而我從2022年開始接觸零刻迷你主機產品直到現在,說真的他們家產品逐漸從實用+設計一整套都越做越好了,而這次的升級方案也給了很多DIY愛好者信心,折騰出了問題,官方照樣給你保修。這台新入手的零刻GTI15 Ultra已經陪伴我工作了兩週時間。聽到上面這個消息後,我也躍躍欲試,忍不住淺淺拆機一波,看看它裡面究竟有什麼?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

初見:精緻的外觀工藝

還記得拆開包裝的那一刻,GTI15 Ultra的做工就讓我眼前一亮。外觀設計延續了零刻一貫的風格,一體化鋁合金外殼不僅堅固耐用,質感出眾,散熱性能也很不錯。全金屬機身採用CNC精密加工,表面經過細膩的噴砂處理,既保留了金屬的質感,又不會留下煩人的指紋。我特意用手電筒檢查了機身接縫,發現縫隙均勻且控制在0.3mm以內,這個精度在同類產品中實屬上乘。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主機尺寸很精巧,長寬都是158毫米,高度55.8毫米,體積只有1.4升。放在我的工作台上完全不占地方,銀灰色的外觀配上簡潔的線條,既專業又不失時尚感,和我的工作環境很搭。內置145W電源,搭載了英特爾酷睿Ultra 9 285H處理器,配備雙萬兆網口,底部還預留了一個PCIe 5.0×8擴展插槽,可以搭配擴展塢使用。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不過最讓我驚喜的還是它的接口配置,簡直可以用”大滿貫”來形容:機身背面依次排列著:AC電源接口雷電4接口(40Gbps)3.5mm音頻接口HDMI 2.1接口(支援4K 60Hz)DP1.4a接口(支援4K 144Hz)兩個萬兆網口兩個USB 3.2接口(10Gbps)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轉到正面:四個降噪麥克風陣列一個USB 3.2接口(10Gbps)SD讀卡器插槽USB-C接口(10Gbps)3.5mm音頻接口狀態指示燈帶指紋識別的電源鍵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這樣的接口配置,完全能滿足我的各種外設連接需求。特別是雙萬兆網口和雷電4接口,對於需要高速傳輸的工作來說太實用了。指紋識別電源鍵的設計也很貼心,開機解鎖、文件加密一步到位,不僅保密性好,還省去了輸入密碼的麻煩。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內部探秘:精密的組件佈局

拆解前,我特意準備了全套工具:精密螺絲刀、防靜電手環、塑料撬棒,還有一個小盒子專門用來收納螺絲。GTI15 Ultra的底蓋由四顆十字螺絲固定,卸下螺絲後,我發現底殼上很貼心地設計了一個橡膠拉手。用手一拉,底蓋就輕鬆打開了,完全不需要用撬棒硬撬,這個細節真的省心不少,也避免了不小心刮傷機身或者弄壞卡扣。整個開蓋過程非常順暢,完全沒有遇到卡扣太緊或者不好拆的情況。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打開底蓋後,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那層細密的金屬防塵網。網孔非常均勻,0.8毫米直徑的孔洞,既能保證進風順暢,又能有效擋住灰塵和毛絮。對我們這些長期用電腦的人來說,這個設計真的很實用——既避免了灰塵積累引發的故障,又延長了機器的使用壽命。防塵網將大部分區域都覆蓋了,只留出了幾個必要的開口。左邊是雙揚聲器的位置,右邊那片空白區域是用來接EX Pro擴展塢的PCIe接口。拆裝起來也方便,只需要擰下四顆小螺絲就能把防塵網取下來清理。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拆掉防塵網之後,機器的內部結構就完整地展現在眼前。整體佈局雖然緊湊,但非常工整有序,看得出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內部左側配有一套立體聲揚聲器;右側是145W的內置電源。拆卸時要注意先取下揚聲器的排線,電源部分也記得揭開屏蔽布,避免硬拉損壞。這些細節設計既考慮了功能性,也照顧到了日常維護的便利性。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電源和音箱下面就是雙內存插槽和兩個M.2硬盤位的卡槽了,內存是兩條鎂光DDR5 5600MHz 16GB組成的雙通道,硬盤則是英睿達1TB的固態盤。手殘黨實在不敢繼續拆下去了,如果你對自己的手工能力有信心,也可以自己繼續拆後對內存和SSD進行升級。GTi15 Ultra提供了靈活的擴展選項,支援安裝兩塊M.2 2280 SSD和雙通道SO-DIMM DDR5內存,最高可擴展至8TB SSD和128GB 6400MHz內存。這些插槽都集中在同一區域,換硬盤、內存和CMOS電池的時候可以一次性搞定,不用反複拆裝。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散熱系統:MSC 2.0系統解析

我們之前測試過,零刻GTI15是一個十足的性能小怪獸,而MSC2.0散熱系統發揮了關鍵作用,這套散熱方案採用了均熱板技術,配合高效渦輪風扇與密集散熱鰭片,構建了一套科學且安靜的整體散熱方案。不得不承認自己動手拆機時,受限於工具和經驗的原因,內部的佈局和細節不如官方渲染圖那樣一目瞭然。通過官方渲染圖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系統採用底部進風設計,冷空氣首先經過電源區域,隨後依次為硬盤、內存及無線網卡等組件散熱,最終抵達CPU與供電模塊。發熱部件表面覆蓋大尺寸均熱板,可快速將熱量均勻傳導至整個板面,再輸送至後方散熱鰭片組。渦輪風扇以較大風量將鰭片熱量定向排出,實現“底部進風-後方出風”的單向流暢風路,有效避免氣流紊亂和熱量回流。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該散熱系統選用純銅均熱板與銅鋁合金鰭片,顯著提高導熱與熱交換效率。機身採用無開孔設計,在增強整機防塵防濺能力的同時,也進一步規範了內部氣流路徑,減少亂流與噪聲。15mm超薄渦輪風扇在有限空間內實現了充足風壓與風量,並維持較低運行噪音。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之前我們也測試過,在實際高負載測試中,無論是長時間進行視頻剪輯還是運行大型遊戲,這套散熱系統都展現出優秀的溫控能力。它不僅能有效壓製核心溫度,避免因過熱導致的性能下降,還能將運行噪音控制在很低的範圍。機身各區域的溫度分佈也比較均勻,沒有出現明顯的局部過熱現象,整體散熱表現穩定可靠。正是憑藉MSC 2.0系統強大的散熱實力,GTI15才實現了高性能釋放與低噪音運行的完美平衡,讓用戶能夠盡情發揮設備的全部潛能。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升級無憂:便捷的維護設計

作為一名經常需要升級硬件的設計師,我對設備的可維護性格外看重。內存升級是最常做的操作,這台機器的兩個SO-DIMM插槽設計得很合理。如果需要更換內存,非常方便,一會就完成了。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存儲方面,雙M.2 2280插槽都支援PCIe 4.0協議。更換SSD時,螺絲固定的方式很穩固,不會出現滑絲的情況。CMOS電池的位置設計得很人性化,就在主板邊緣。很容易就找到了電池位置,不用大拆解。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無線網卡採用的是標準的M.2接口,支援最新的WiFi 7協議。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整體來說,GTI15 Ultra的升級維護設計考慮得很周到,大部分操作都能在10分鐘內完成。對於需要經常升級配置的專業用戶來說,這樣的設計確實能節省不少時間。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總結

這次拆解讓我對零刻GTI15 Ultra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它不只是一台性能強勁的電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造的工藝品。從CNC加工的金屬外殼到內部整齊的布線,每個細節都處理得很到位。我特別喜歡它內部組件的佈局,既考慮了散熱效率,又留出了足夠的升級空間。這種精心的設計在長期使用中確實能感受到差別。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

雖然價格比一些同類產品稍高,但我覺得多花的錢很值。更好的做工意味著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更穩定的性能表現。特別是對於像我這樣經常需要升級硬件的用戶來說,它方便的維護設計真的幫了大忙。

零刻GTI15 Ultra:一台迷你主機的內在之美_新浪眾測